[慕尼黑]英文片名是[Munich]。"Munich"是德國Bavaria州首都,奧運曾經在這裡舉行,同時也發生一件慘案。本片是根據George Jonas所寫的"Vengeance"改編而成。重現這段歷史事件自然是爭議不斷,我個人是在完全不了解這事件的背景,及毫無立場下觀看此片。整體而言, 不論劇情是否與事實相符;我覺得這是一部包裝、設計成功的劇情片。





劇情的背景拉到1972年在慕尼黑舉行的奧運,當時巴勒斯坦的恐怖份子殺害參與比賽的11位以色列選手。整起事件的幕後主使是巴勒斯坦的恐怖組織"Black September"。以色列政府不甘心受到威脅和迫害,於是情報局組成了一個暗殺小組,以Avner(Eric Bana)為leader共五人;他們準備對任何和慕尼黑事件有關的人物展開復仇,一次次的暗殺行動也隨即展開。





我覺得這部電影雖然長達164分鐘 ,觀影過程卻不會沉悶。我本來以為這部片主要是在描述慕尼黑事件從發生到結束後的過程,沒想到是以暗殺小組成員在復仇過程中,自我覺醒 、探索的心境變化。很顯然的代表這部片的動作場面是不會太多,不過在每一場動作戲都拍得衝擊性十足、節奏明快 、毫無冷場。悲慟的配樂在開頭敘述整起慘案的過程顯得相當適宜。我個人非常喜歡暗殺小組每一次去執行任務的過程,不論是首次開槍殺人的緊張不專業 、第二三次在電話和床墊上放置炸彈、其後諷刺炸彈不斷突槌出錯 、激烈的槍戰 、反覆的演練也毫不隨便;細節上不僅僅只拍出單調的暗殺行動而已,連籌備計劃 、連絡線人 、價碼行情 、和線人家庭的接觸(我蠻喜愛這一段)等等 ;都比號稱是諜報片的[Mission Impossible]來得刺激、 精彩多了。他們和線人的互助合作也有營造出危機中的協調感覺 ,其中我印象最深刻的暗殺行動是電視裡的炸彈沒有引爆,有位成員不顧一切衝上樓去,親手解決目標, 真是看的血脈賁張。





除了在暗殺小組成員執行任務的描述之外,本片在他們的心境變化以及對國家認同感上也有細緻的描繪。他們之所以接受暗殺的任務,大都是基於對國家的效忠和歸屬感,可是當一次又一次的殺戮過後, 存在於他們心中的壓迫更是日與漸增;尤其是當新聞報導他們暗殺對象死亡的同時 ,敵方則選擇更激烈的手段給予報復(公共場合的開槍橫掃、 劫機等)。而且每當他們解決一個首領後,很快的又有更殘暴、厲害的接班人上位,這些人殺也殺不完 ,問題卻依舊存在。重要的是,小組成員們本身的性命也受到了潛在的威脅,我想就算意志力堅強的他們,也會受不了這種永無寧日的情勢。他們從當初最原始想為祖國盡力的那股熱情和動力,到最後隨著成員們的喪生、對無法改變的現狀,慢慢消耗殆盡。我覺得這種"冤冤相報"、"以牙還牙"的手段是永遠不會讓政局更穩定的,何不試著以和平的協定和較理性的態度,來解決存在已久的問題?





關於本片提到的以色列人、 猶太人、 巴勒斯坦人;我個人是對這些種族和其文化或者是建國背景一無所知。只是很納悶他們幹麻總是對過去的歷史或仇恨耿耿於懷,進而用激進的手段,去讓全世界觀注他們的訴求。就算過去的生活是痛苦、不堪回首的 ,但人不就是要活在當下、瞻望未來?




導演Steven Spielberg再度以此片入圍本屆奧斯卡最佳導演,先不論他把這部片的議題加入多少個人的理念或某某心態。他在執導上的功力依舊保有大師級的水準(儘管[the terminal]給我帶來失望)。剪輯 、攝影 、場面調度、 配樂上的設計都相當完整。男主角Eric Bana 貫穿全場, 演出不俗;只是在個人內心戲上,就比較少有發揮。其他的演員如Daniel Craig、Geoffrey Rush、Mathieu Kassovitz都表現不錯。





這部片的上映想必引起許多的爭議,我是認為沒必要那麼認真的解讀、甚至猜想導演的意圖;更無需把片中的政局、政治等情勢聯想到現實生活裡。把[慕尼黑]當做一部簡單的商業片來看,或許走出戲院後,就不會感到心情沉重。



導演功力指數 ★★★★
編劇精采度 ★★★★
演員表現 ★★★★


總評 9/10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Mystery0924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5) 人氣(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