[瘋狂理髮師:倫敦首席惡魔剃刀手]英文片名是[Sweeney Todd:The Demon Barber of Fleet Street],原創故事是由劇作家Christopher Bond所編寫的;Stephen Sondheim也曾改編成百老匯音樂劇。電影劇本則是以[神鬼玩家The Aviator]提名奧斯卡的John Logan所編寫。這部片之所以受到注目的原因,不僅是其聲勢浩大的改編背景如此而已;鬼才導演Tim Burton和性格男星Johnny Depp的六度合作,更是眾多影迷們期待的焦點。





Benjamin Barker(Johnny Depp)是一個技術高超的理髮師,他和妻女在倫敦過著平凡、與世無爭的日子。沒想到,心懷不詭的法官Turpin(Alan Rickman)覬覦其妻子的美貌,竟連同手下Beadle Bamford(Timothy Spall)陷害他入獄長達十五年....。歷經漫長的牢獄歲月,Benjamin出獄後改名為Sweeney Todd。他發誓要讓那些造成他妻離子散、奪走他所有一切的惡人付出代價。肉餅店的老板娘Mrs. Lovett(Helena Bonham Carter)及年輕水手Anthony(Jamie Campbell Bower)成了他最佳搭檔。於是,一場充滿復仇怒火的腥風血雨,即將降落在倫敦昏暗的街道上.....。





這部電影從片頭的設計,就能明確感受劇情中詭譎、陰森的調性。快速的運鏡、從容的剪輯、強烈的音效、淒涼的配樂,壟罩住整個螢幕;導致觀眾能夠很快地藉由視覺的效果,加深閱讀這則黑色童話故事的情緒。導演運用他既鮮明又熟悉的色調、色彩對比手法,堆砌出一幕幕既立體又黑白分明的畫面和場景。化妝、藝術、美術、服裝設計上,也都是精緻中求精、完美呈現。
然而,音樂部份才是本片的精髓所在。每個腳色大都以唱歌的方式,表達他們的對話內容。腳色們的語氣和表情隨著配樂節奏的高低起伏所變化,有時候他們唱著、唱著也開始手足舞蹈起來了。一路看下來,的確有在看音樂歌舞劇的感覺。





這部片集結了許多荒謬、怪誕、謀殺、懸疑、驚悚等等黑色元素。我個人最期待的就是傳聞裡"割喉噴血"的場面,但是那些場面都太收斂了,沒有想像預期中那麼血腥。穿插故事的情節裡,我最喜歡女主角在幻想和男主角兩人未來的那段畫面;整個感覺很惡搞,卻也營造出和電影調性相異、一種格格不入的另類幽默。另外,老闆娘邊唱著、邊分析每個職業如:律師、神父、侍衛、法官等人的肉質好壞;不但反映出那些人的性格,同時也對他們做出了戲謔的反諷。最諷刺的是:老板娘賣人肉後,店裡生意的興隆。看著絡繹不絕的人群大快朵頤、大口吃肉;是否再次暗示著這本來就是個"人吃人"的世界?
至於片中的缺點,我認為是角色們在唱歌的部份有時候過於冗長,小情人的那段支線設計得不流暢、匆促不夠完整、沒頭沒尾以及稍微草率的結局。其實那些缺點也都是瑕不掩喻,整體來說這部片是很棒的。





關於劇情所要傳遞的主旨是"復仇"-never forget,never forgive!我倒是覺得片中每個腳色都因追求"得不到的愛",才造成一連串的悲劇。為了復仇,男主角從單純殺人進而到濫殺無辜。追朔原因,他不也是因為得不到妻子的愛而瘋狂?Mrs. Lovett得不到男主角的愛,而隱瞞真相、Turpin得不到男主角妻女的愛,而報復、Anthony和Johanna得不到彼此的愛,鋌而走險、Toby得不到老闆娘的愛.....。由此可見,愛讓人瘋狂 。"得不到的愛",更是令人喪心病狂.....。





本片導演由Tim Burton所擔任,這次改編音樂劇仍然保有他獨特的敘事風格。男主角Johnny Depp以此片三度問鼎奧斯卡影帝。我發覺他面部的表情越來越豐富了,相當喜歡他詮釋這個邪惡腳色性格。特別是,劇中的歌曲竟然是他親自演唱,不論好壞,都值得讚賞。女主角Helena Bonham Carter同樣表現出色,她的古裝扮像加上化妝,挺有頹廢的美感。其餘的反派配角如:Alan Rickman、Timothy Spall、Sacha Baron Cohen都有把令人厭惡的感覺給演出來。飾演年輕情侶的兩個新人,就顯得相當生澀、不太能進入狀況的樣子。值得一提的是,演Toby的小孩Ed Sanders表現得很搶戲。





"Sweeney Todd"是個瘋狂理髮師,愛使他瘋、恨讓他狂。
在我眼裡,他不過只是個在愛與恨之間拉扯的平凡人罷了。



導演功力指數 ★★★★★
編劇精采度 ★★★★
演員表現 ★★★★★


總評 9/10
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Mystery0924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15) 人氣()